浙江财经学院财政学科是一个较为年轻但成长较为迅速、实力较为雄厚的省级重点学科。自1974年建校(即浙江财政银行学校)以来,尤其是1987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浙江财经学院并创设财政学本科专业以来,财政学科一直就是本校的主干学科、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。1994 年财政学科成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。2002 年财政学科升格为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(A类),财政学专业成为省级重点专业。2003年财政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点,下设地方财政理论与政策、公共支出管理研究、公共收入研究、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四个方向。2006年财政学科成为浙江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" 政府管制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" 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。目前,本学科拥有两门省级精品课程《财政学》和《中国税制》。
经过多年的精心建设和努力培育,财政学科已经形成一支素质优良、结构合理、充满活力、富有干劲的学科人才队伍。目前,财政学科现有团队人员31人,其中:教授10人,副教授12人,讲师7人;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(含在读)13人,博士后2人;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;入选浙江省“新世纪151人才工程”6人。本学科带头人钟晓敏教授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高知名度,是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,入选浙江省“新世纪151人才工程”重点资助对象。
近十多年来,本学科出版有《政府间转移支付论》等学术专著30余部。编写了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财政学专业主干教材《地方财政学》,中标了《财政学》、《中国税制》、《财税电算化》、《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》四本浙江省重点教材。在《经济研究》、《管理世界》、《财政研究》、《税务研究》、《经济学动态》等经济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。承担5项国家级课题和50多项省部级课题。某些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大的反响,如国家社科规划课题"过渡时期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",时任副总理李岚清曾有专门批示并要求财政部研阅;在全国较早地对财政风险问题进行研究,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各一项,出版《中国财政风险实证研究》和《积极财政政策风险及其对策研究》等两部专著,在国内有一定影响。本学科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多项,教育厅成果奖20余项。尤其是,本学科在建设过程中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,实施"三新"教改工程,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学》、《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成效》、《融教学改革与员工培养于一体的综合导师制建设》等教改成果分别于1997、2001、2005年连续三年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,另有二等奖二项。
浙江财经学院的财政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,特别是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学科以来,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。无论在团队队伍建设,教学科研成果,还是在社会影响方面,均在全国省属财经院校中居先进水平,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。